街头艺术,有别于我们平常说的“信手涂鸦”,真正的涂鸦,其实是从西方舶来的一种街头艺术。
合肥市红星路“涂鸦墙”的去留,曾一度引起舆论热议。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涂鸦艺术,但他们认同涂鸦作品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在一些从事社会研究的学者或者艺术家看来,只要涂鸦创作的合法性和质量不存在问题,就应该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一道特的城市风景。
与中国大多数省份一样,安徽的涂鸦创作于部分城市,其产生具有的偶然性,通常是因为创作者的个人兴趣,以及信息时代带来的外部影响。涂鸦创作群体很小,只有寥寥数人。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虽然舞台逼仄,但依然在坚持。
“涂鸦”,早出自唐朝诗人卢仝的《示添丁》一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中国文人则以“涂鸦”比喻书画或文字稚劣,以示自谦。
维基百科对涂鸦的解释是,在公共、私有设施或墙壁上的人为和有意图的标记。涂鸦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未经设施拥有者许可的涂鸦一般属违法或犯罪行为。
涂鸦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壁画,在后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随手涂抹在特定建筑或物品上的文字、图画、符号等,以及现代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都被认为是涂鸦。
但事实上,作为街头艺术的涂鸦,早产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德米特里,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举动不仅使其登上了1971年的《纽约时报》,也使涂鸦(GRAFFITTI),这个来自希腊文“书写”与意大利文“刮痕”的俚语成了一个艺术名词,街头涂鸦就此开始。
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
中国的涂鸦有很浓厚的美式风格,形式多为一些变化字体的英文和美式的卡通。一些涂鸦创作者呼吁,中国涂鸦需要有中国人自己的风格。他们认为,涂鸦本身是一种群众艺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感。朋克精神和放任不羁的激情,被他们一再强调。
北京的798艺术区,曾经是涂鸦爱好者的天堂。798墙头的涂鸦秉承了涂鸦艺术的原始风貌,“厕所文学”的味道比较浓郁,让人对高雅与低俗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
上海的莫干山路200米的沿街墙壁上,布满了各色涂鸦作品。这些充满灵性、风格迥异的涂鸦作品展示着创作者的才华和理念,同时也为上海平添了几许国际大都市的特韵味。
广州的越秀南路,曾经是涂鸦作者的舞台。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来作为画布的墙面,不断被拆除。即使是开放的前言地区,当地涂鸦创作群体也不过数十人。
另外,武汉、西安、成都等地,街头涂鸦文化均有一定程度发展,出现大批的涂鸦爱好者和的涂鸦高手。
叛逆的街头视觉系无论从视觉的欣赏还是内心的需求,涂鸦艺术都深深满足了现当代的一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追求新鲜、刺激的年轻人。
涂鸦画的颜料与使用。要选择非常鲜艳的颜料,颜料要调稀,只要调稀了,那么各种各样的颜料都可以画,颜料的不同,画出的效果也就不同。如水粉、水彩、丙稀、纺织、油画颜料等等。加水调稀也是要调到一定的稀度,颜料1:4或5水好,肤色一般1:7水好。这样透明点,容易画出层次感。
涂鸦须知:
1.涂小面积的地方,如发丝等,笔刷都可以比它们大,那么画笔上的颜色就要快没有了,照样也可以刷出颜色,且不会影响周边。
2.描到要使用颜料过少的地方,如线条边沿时,笔上颜色一定要添的少一点,有种边描边干的感觉。发现哪里颜色不够鲜艳,可以再加一遍颜色。
3.描到要使用颜料过多的地方时,如背景时,颜料可以用多点了,颜色可以用倒也没关系,但不能把画面画的湿湿的,并且黑线条不用描。保持画面干燥,上色均匀,才能画到佳效果。
4.颜色自由设计,色彩搭配得当,不一定根据小彩图来画,小彩图里的红色可以涂绿,黄的可以涂蓝等。目的是充分发挥自己创作一幅绚丽多彩DIY装饰画。
5.画嘴巴很重要,肤色加点桃红加点水,尽量调稀,再调稀,透明一点,很薄很薄的一层嘴唇颜色,这样盖上去就能表现出动感的嘴唇。眼睛本来就很漂亮,不应该画就不要画,把眼白描点淡天蓝就可以。
6.画好后,自然凉干,装进透明袋,有袋子保护可达到长期保存,可达到长期保存,腿色。
7.涂好后可以撒点金葱粉或金粉画胶水上去,更好看。
涂鸦(Graffita)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其复数形式)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基本上,Graffiti是一种近于书写的行为,文字占的比重很大,形象的符号或标志、图形也是常见的内容,但多半的形象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扼要地表明意图,不刻意地去描制描绘。但是后来的涂鸦艺术中图画,符号,标志却反过来压倒文字在涂鸦艺术中成为了主导。图画相对与文字更能体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其作品的主导思想。
涂鸦者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以自己的喜好与思想自由创作,直接传达其情绪;受过学校训练的涂鸦艺术家则以美学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现状。
涂鸦者以一种无特殊记号的签名方式,出现制造群众的风格;涂鸦艺术家则以一种除去个人化的风格融入社会中,其作品风格如广告或政治宣言,以标准的印刷字签名。